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九千年前的小南山文化先民们就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精美的石头打磨成饰品,用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中国灿烂辉煌的玉文化也从此揭开了序幕。
从现代矿物学角度来说,玉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就是缅甸玉或翡翠,软玉主要指的是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其化学成分不同而呈现出各种颜色。
而古人对玉的理解则比较宽泛,《说文解字》中记载:“玉为石之美者。”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美丽的石头就是玉”。在古人眼里,玉不仅涵盖硬玉、软玉,还包括水晶、玛瑙、珊瑚、琥珀、煤精、绿松石、青金石、滑石、萤石、玉髓等颜色、质地各异的石头,正是我们今天对玉的广义理解。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几种古人眼中的“美石”。
琥珀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琥珀的硬度低,质地轻,触感温润细致,有宝石般的光泽与晶莹度,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轻巧玲珑。琥珀大部分为透明质,颜色以黄色最为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罕见的蓝色。中国古代称琥珀为“遗玉”,有的琥珀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放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药用功效,所以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使用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