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对外宣传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 | 诗词话节气:小雪 —— 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11月22日至23 日交节。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但此节气期间尽管天气转寒但降水不多,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024/11/22
查看详情>
廉政微课堂| 青铜器“喊”您一起厉行“节约”
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诸葛亮《戒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而“节约”一词最初却来自一件小小的青铜车马器,由它延伸出“节俭”的意义沿用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文物里的“节约”文化!
2024/11/20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古币名珍:王莽时期货币赏析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宝博君来带大家鉴赏一组王莽时期的钱币。王莽掌权后以托古改制的名义进行币制改革,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的精品。钱币学家唐石父先生对于王莽时期的钱币也有极高评价:“莽钱笔画妩媚多姿。毫无妖冶之气。”其篆法之美,布局之妙,是此前历代钱币书法所无法比拟的。
2024/11/19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古人用哪些木材制作棺椁?
“事死如事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观念,古人相信灵魂不灭,人去世后,尽管肉体腐烂,但灵魂永远不会消亡,死者仍然要和生前一样劳动和生活,所以对待去世的人要和活着的人一样,因此,古人对坟墓的环境营造十分重视。
2024/11/15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考古出土的木材遗存
木材是古代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早在史前时期,先民就有意识利用木材,如木骨泥墙,独木舟等都是先民的智慧结晶。这些木材被带入居址,或偶然或有意的保存下来,最终形成木材遗存。
2024/11/14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春秋鹿纹瓦当:房檐上的艺术
瓦当,俗称瓦头,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顶端的盖头瓦,用以保护屋顶椽头,防止风雨侵蚀,对建筑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瓦当主要有灰陶、琉璃和金属三种材质,通常为圆形和半圆形。瓦当当面多装饰有画像、图案和文字,是建筑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也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和民俗等的重要信息载体。
2024/11/12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馆藏明代多宝镜赏析
铜镜是古人照面妆容的生活工具,铜镜的背面往往装饰有各种纹饰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
2024/11/08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 | 诗词话节气——万物藏匿 闭蓄修养
《立冬》一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立冬时节的景象。诗人用“冻笔”和“寒炉”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冬天的寒冷。而“美酒时温”和“墨花月白”则让人感受到诗人惬意悠闲的心情。
2024/11/07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古人制作陶器的小工具
陶器,是人类将水与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所需的形状,干燥后用火烧制而成的物品。陶器是人类最早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标志着人类社会一次飞跃性的进步。
2024/11/07
查看详情>

共152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