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长河的奔涌中
龙文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血脉之一
被历史创造,被文明滋养
在时代的赓续中不断积淀
成为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
不论是汉字“龙”形象的演化
还是不同时期器物上龙纹样的嬗变
或是文献记载、神话传说中龙的故事
甚至是蕴含着龙文化的民间习俗
“龙”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瑰丽的想象和无穷的创造
即便龙的来历众说纷纭,
历经数千年,其体态也变化无穷
但万变不离其宗
“龙”始终蕴含着人们对蓬勃生机的向往
和对平安吉祥生活的追求
从仰韶文化时长眠地下的神秘蚌饰
到五千年前深埋红山的那一弧弯月
先民们将对图腾和神灵的崇拜
具象成了龙的雏形
孔子云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
先秦时期,龙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
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龙与现实王权的结合
几千年前的文明之光
如今更加坚定地照耀着
犹如满天星斗
到了秦汉龙的形象已经比较完善
这个时期人与神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龙作为“升仙”的“工具”
或逶迤磅礴或生动流畅
更多的出现在了大众的眼中
唐代是文明璀璨绽放的时期
文化开放、丝路繁荣
充满包容性和动感活力的审美特点
也体现在这个时期的龙身上
成为了大唐盛世的最好写照
唐代之后龙的形象更加具体
龙文化深刻的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想
为人们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励
每个时代都以其阔大又复杂的特性
为那个时代的龙篆刻出了
不同的性格与特点
我们在器物上、在碑刻上、在建筑上
寻到龙的踪迹
透过它便能窥见历史的一角
看那时的盛世
享那时的文化
触那时的生活
每一件文物
在与我们相遇前都经过了漫长的等待
它们被掩埋、被毁坏、被遗忘
直到一次次偶然的发掘与必然的重建
幸运至此
它们才会出现在博物馆之中
如今,跨越千年
在又一个盛世与它相遇
我们坚信
只有融入生活
它们才会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
我们寻找神龙的踪迹
拾取文明的记忆
让不同时代的绮思在此交融
将心愿汇聚在触手可及的方寸之间
此次我们邀请到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
点击视频带你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一同寻找祥龙踪迹
“龙有万相”
这万相亦是中华民族蓬勃生机的万象
集众长、惠万物、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这不仅是龙文化之精髓,亦是中华文化之亮点
2024甲辰龙年
祥龙承载心愿
迎新纳福
庇佑所愿之人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