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诗词话节气: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节气


瑞雪兆丰年


一候 鹖鴠不鸣


二候

虎始交


三候荔挺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传统

节气

大雪节气知多少?














图片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名称是个比喻,节气意义上的“大雪”与天气预报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无必然联系,一般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期间下很大的雪。














图片
图片



传统

节气

大雪习俗














喝红薯粥

图片

 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得寒冷起来,民间有“碌磷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度日。红薯富含了大米以及面粉里缺少的赖氨酸,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大雪腌肉

图片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腌制“咸货”。人们将各种各样的肉类,按照自己的喜好,涂抹上各种调料,腌制成了许多既美味又非常容易保存的食物。

大雪封河

图片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绝美图画。到了大雪节气的时候,河里的水全都被冻住了,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冰,人们可以尽情地在冰面上玩耍。一些年轻人也可以尽情享受他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比如堆雪人、溜冰、滑雪等等。














图片
图片

传统

节气

大雪三候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根据黄河流域周边地区景物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鹃鸥不呜

图片

 鹖鴠(hé dàn)为鸟类,即寒号鸟。意为这个季节,天气寒冷,飞禽无踪,走兽无影,连寒号鸟也停止了鸣叫。

二候|虎始交

图片

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经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

图片

仲冬雪季,万物沉寂,一种叫荔挺的兰草,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在此时独独长出地面。



















传统

节气

诗词赏析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解析: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诗中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来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大雪至,万物藏。

酿字为酒,饮雪成诗,

愿世间所有的美好

都是恰逢其时。

图片
图片

END














编辑:靳琬莹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