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
党崇雅行书五言联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有历代书画800余幅,大多来自馆内旧藏和捐赠,以清代到民国作品为最盛,其中又以清代、民国近现代时期的宝鸡名人书法作品最为瞩目,多位书法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他们在家乡宝鸡留下了诸多墨宝,供后人品鉴,影响深远,今天我们带大家欣赏的是一代贤相——党崇雅的书法作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有历代书画800余幅,大多来自馆内旧藏和捐赠,以清代到民国作品为最盛,其中又以清代、民国近现代时期的宝鸡名人书法作品最为瞩目,多位书法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他们在家乡宝鸡留下了诸多墨宝,供后人品鉴,影响深远,今天我们带大家欣赏的是一代贤相——党崇雅的书法作品。
党崇雅(1585——1666),字衡彬,号于姜,别号意先山人。明万历十二年(1585)六月十五日,出生在宝鸡县蟠龙山村。他1625年中进士,崇祯末年官至户部督饷侍郎。清顺治元年(1644),经天津总督骆养性举荐,党崇雅官复原职,后升任刑部左侍郎,在位期间他负责编纂了清朝第一部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五年党崇雅升为刑部尚书,顺治八年调任户部尚书。顺治十年(1655),他年迈归乡,数月后被复诏还朝并授于国史院大学士之职。顺治十二年(1657),党崇雅再次以年事过高为由,上疏告退,皇帝加封他为少傅兼太子太傅衔,准其回归乡里。康熙五年(1666),党崇雅病逝在家乡,人们尊称他为“党阁老”,留下了很多后世传说。
党崇雅行书五言联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党崇雅是当时宝鸡地区政治地位最高、历史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他不仅为官清廉、政绩显著,还喜欢杜甫诗歌并擅长书法,有《鹃失啼》诗集和书法作品传世。他的书法造诣炉火纯青,笔锋遒劲,神完气足,流畅生动,犀利简洁,筋骨饱满,灵动飘逸,章法神韵直追魏晋风度。其书法作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书法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汉中市汉台博物馆等地均有收藏。
悠悠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挥洒墨香,他们不仅将汉字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更将华夏精神绵延后世千年,我们在欣赏其作品之时,更应该细细揣摩,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激励我们传承和弘扬文化的动力源泉。
编辑:崔睿华
责编:崔睿华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