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博微课堂
西汉龙纹韘形佩
古人在拉弓射箭时,拉满弓才能将弓箭发射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可由于弓弦较硬,这样的的话手拇指不免会被勒伤,所以人们就制作了一种射箭时可以护手勾弦的工具——韘。“韘”(shè),音同“射”,是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韘形佩,又称“鸡心佩”,是由“韘”发展演变而成的玉佩饰,流行于两汉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一件玉韘。
商代兽面纹玉韘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韘佩戴示意图
先秦时期的文学经典《诗经·卫风·芄兰》中记载:“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这是对韘最早的文字记载,向我们表明了韘的存在和意义,男子能够射箭、驾车才能佩戴“韘”,标志着他已经成年,能够治事习武,保卫国家。
春秋时期玉韘开始大量出现,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地都有出土,这一时期的玉韘开始变矮,呈斜筒状,一端向外延伸为舌形,器表面勾弦的凹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长方形凸起在侧。有的玉韘中间穿入拇指的孔洞变小甚至消失不见,由此可知玉韘的实用性已经在慢慢衰退甚至消失,装饰性逐渐成为玉韘的主要用途。
春秋玉韘
晋国赵卿墓出土
现藏山西博物院
玉韘真正成为纯粹的佩饰是在西汉时期。汉代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得以交流,玉料来源也更加丰富,玉器的工艺、种类、纹饰等方面在继承了前代精华的基础上更是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绩。使汉代成为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西汉中期之后玉韘已经完全被韘形佩所代替,成为了人们的装饰品,形态丰富,造型各异。器身逐渐变得扁平,韘身拉长,中间的孔洞变小,最终成为片状,拇指之上已经无法佩戴,韘器身上的纹饰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轮廓外侧镂雕出各式各样的纹样,如龙纹、凤纹、螭虎纹、云纹等当时非常流行的纹饰,装饰丰富多样化,极具装饰性。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有一件西汉龙纹韘形佩,它玉质为黄色,局部间有褐色,表面有白化现象。一只盘龙浮雕于鸡心佩之上,龙首与鸡心尖同向,龙身盘曲,龙尾卷曲,龙眼及龙体上的云纹、双线纹皆以阴线刻划。龙体背上有凸起的鳍出。鸡心尖处有一穿孔。整体设计精巧,线条流畅,雕琢精细,汉代工匠琢玉的设计理念、精雕细琢得以完美体现。
韘形佩作为一种独特的古代玉佩饰,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它见证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工艺水平以及社会风貌的变迁,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究和珍视。
西汉龙纹韘形佩
宝鸡市强劳队征集
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编辑:崔睿华
责编:崔睿华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