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鼎鼎有名、一言九鼎、问鼎中原、大名鼎鼎”等成语,其中的“鼎”是青铜器的重要礼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典型器物,是古代贵族用来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皿,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等级。今天宝博君就带大家了解更多有关“鼎”的知识。
青铜鼎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圆形鼎、方形鼎、分裆型鼎三大类;按照用途可分为镬(Huò)鼎、升鼎和羞鼎三大类。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镬鼎,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周礼·天官·亨人》载:“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郑玄注曰:“镬所以猪肉及鱼腊之器,既孰,乃脀于鼎。齐,多少之量。”“亨,煮也;煮豕、鱼、腊以镬,各一。”这都说明镬鼎是贵族,在祭祀、宴飨时煮肉的炊具。
有专家认为,所有镬鼎与同出的升鼎比较,一般是形体较大,形态有别。它根据大小,依次可分为牛镬、羊镬和豕镬。在我们了解的青铜鼎中,出土于陕西宝鸡的大克鼎便是镬鼎。
大克鼎又名克鼎、膳夫克鼎,通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造型古朴,鼎口有大型双立耳,颈部饰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腹部饰有窃曲纹,环绕器物一周,鼎足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纹饰,鼎耳饰有相对的龙纹,给人一种厚重威严之感,腹内壁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内容大意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器物主人克对祖先师华父的称颂;第二段则详细记载了周王册命克的仪式以及赏赐的内容,铭文布局规整,雄壮不失秀美,极具艺术感。
鼎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器物,无论是其实用功能、象征意义还是于后世文化符号功能上都产生过重要意义,并且一度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镬鼎作为青铜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或宴饮等重大礼仪活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微课堂的所有内容啦,关于鼎的分类,除了形体较大的镬鼎以外还有升鼎、羞鼎,下期宝博君带大家了解更多,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编辑:王兆媛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