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对外宣传

廉政微课堂:宝鸡出土青铜器中的廉政思想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宝鸡出土

青铜器中的廉政思想


宝鸡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中国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的起源地。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映射出廉政文化渊源流长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透过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西周的廉政思想。

大盂鼎

图片

时代:西周早期

出土地:道光初年岐山县礼村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内壁铸铭291字,内容大意为于康王在位的第二十三年,周王举行对盂的册命典礼,周王告诫盂不能酗酒,要牢记先辈们的德政,勤勉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周王册命盂帮助他掌管军队和管理诉讼案件,并赏赐物品。

周王对盂的谆谆教导,正体现了西周的廉政思想,在做事方面,为官要勤勉勿荒废政事;在纪律方面,为官要遵纪守法。为官要有榜样,要效仿历史上诸位贤能之臣,向他们看齐,不忘西周建国之初的初心,将先辈的为官治国的优秀品质传承下来。其中尤为强调鉴于殷商国灭的教训,为官者不能酗酒。

周朝建立之后,吸取商纵酒亡国的历史教训,周公颁布了有名的禁酒令——《酒诰》。其中“无彝酒”、“饮惟祀”、“罔敢湎于酒”、“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等内容明确规定大小官员不得聚众滥饮、沉湎于酒,违者将被逮捕处以死刑。只有在祭祀等重大仪式上或孝敬父母、兄长时可以有节制地饮酒。周康王时的大盂鼎铭文“酒无敢酖,有祡烝祀无敢酬。”也印证了《酒诰》的记载。西周不仅颁布了禁酒令,还设立了“酒正”、“酒人”等职官严格控制酒的使用,这些措施匡正了社会风气,遏制了腐败奢靡,巩固了西周政权。

同时,禁酒也反映在青铜器上,“禁”就是西周酒禁制度的产物。禁是西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酒器的几案。


柉禁十三器

图片

时代:西周早期

出土地:1901年出土于宝鸡戴家湾

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西周青铜器穿越前年的时光,依然闪耀着周人政治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铭记、借鉴、传承。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时刻警示着我们学习周人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使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强化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的意识,做新时代廉洁从政的表率,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编辑:陈皓敏

责编:崔睿华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