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
宅兹中国
花好月圆人团圆 普天同庆贺国庆
尊内藏乾坤
心中有中国
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还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中国”之称从何而来?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件青铜器,解答了我们的“千古疑惑”。
一九六三年的一场秋雨,为宝鸡贾村塬的陈堆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雨水的冲刷使得后院土崖上露出了一件寒芒闪烁的青铜器。这件器物历经多方辗转藏入博物馆后,一个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
文物身份证
姓名:何尊
身高:39cm
体重:14.6kg
用途:西周盛酒器
收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对何尊进行清理除锈时,意外发现了器物内底长达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这封来自三千多年前的信笺,接引出“中国”这一亘古悠长的话题。
铭文记载了在周成王五年四月的丙戌日,对武王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在京室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天命,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说:“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义名”,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你们作为宗族小子,要向父辈学习完成使命。在训诰完毕之后,还对何赏赐了三十朋贝。何为了纪念这一殊荣,以此做尊。
最重要的是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的出现,已有三千年历史。虽然商代的甲骨文里分别有“中”和“国”字,但是,当两个字连为一个词组,目前最早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中。
什么是“中”
学者认为“中”的本意指旗杆,中间的椭圆形是把手,上下飘扬的是旗帜。当部落首领有事时,就竖起“骨“以召集众人,大家环立于旗杆周围,听候君王发布命令。“中”是不偏不倚,不畏惧,也不侵犯,“中庸”“中正”“中和”遂成为中国人传统的处世之道。
什么是“国”
金文中的“国”原始字形是“戈”加“口”,即“或”字。其中,“戈”是声符,兼有执戈守城之意,“口”则表示人们居住的城邑。到了春秋时期,四周又被加上了外廓——“口”(wéi),表示国之疆界。
“中国”的出现自西周至今,已有3000年了。从古老、遥远的“中国”到如今现代、发达的中国,何尊陪同这片土地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它将继续在这片铸造、埋藏它的土地扎根,也将继续伫立,永久传承着属于中华大地的历史与文明。
值此国庆佳节
谨以此篇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编辑:邱 悦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