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束脩谢师恩 礼仪蕴文明

作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发布时间:2024-09-10 08:14:00  点击数: 返回列表

9.10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承载着无尽的情感与希望。在岁月的长河中,“尊师重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光。




最早的学府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就已经提出了“弟子事师,敬同于夫”辟雍,又作璧雍,是西周时期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而设立的大学。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

到汉代时,“学校” 的实体已经产生了,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若是处在郡国,则称为“学”;若是处在一个县或者一个侯国里,则称为“校”,并且每个学校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师。

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中写道:汉、晋时期,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因此,“教师节”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




最早的老师——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尊为孔圣人。他之所以有如此尊称,不仅仅因为他开办并推广了私塾,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教育理念至今仍被推崇。

      因此,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老师。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代拜师流程




1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因此,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学生要一一站立,由老师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


2

盥洗礼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行盥洗礼,将手放到水盆中洗净。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表示对拜师的诚意和尊重。

3

叩首礼

行拜师礼。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4

朱砂开智

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红点,为学童们朱砂开智。朱砂点“痣”取的是古语中“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也希望学童们日后学习能一点通。

5

击鼓鸣志

起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击鼓声音越响,声音穿的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目标就越明确。


6

描红开笔

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人”,寓意做学问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


7

赠送六礼束脩

古代的拜师礼之中,学生还需要赠礼,以表心意。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孔夫子就曾曰“自行束储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意思为弟子拿着肉作为见面礼来拜见师父,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六礼束脩”,即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



十年芳华三寸台

半首华发一寸心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

  祝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编辑:冯玉婷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