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陈列展览 > 临时展览

以虎之名,宝博《虎虎生福》新展宣传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呼噜噜

朋友们

虎年已到

铜虎君有一个重大消息告诉大家

  2月4日,大年初四上午10∶00-12∶00,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将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今日头条文化频道开展“生肖文物大拜年”系列活动,为大家带来一场“展厅看展览”“虎年说文物”“虎年说非遗”的博物馆云端直播。届时策展人小哥哥将带您漫步展厅,讲解整个展览;我院资深青铜器专家将带您欣赏珍贵的虎元素文物;我们还将邀请多位我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享民俗中的虎文化。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官方账号就可以准时收看直播活动啦,铜虎君在直播间等你!

  话说回来,宝博《虎虎生福》展览已于元月25日开展,我也空降展览好几天了。最近几天好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围绕在我身边和我聊天、合照,铜虎君超开心!为回报这些热情的游客,铜虎君今天想带大家去了解一些宝鸡地区周秦时期以虎为名的人物,那么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图片

铜虎君在《虎虎生福》展览

  首先铜虎君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是“召伯虎”,召伯虎这一名见于青铜器“琱(dīao)生簋”铭文中,琱生簋原出土地不详,但2006年11月,陕西扶风县五郡村曾发掘出琱生尊两件,所以据此可知,琱生簋可能也出土于宝鸡地区。“琱生簋”、“琱生尊”现有各二,内各有百余字铭文,可连读,一般认为其大意是在召伯虎主持下,召公家族的资产被进行了分配。召伯虎作为西周晚期重臣曾参与了这样一些大事,《史记·周本纪》中说周厉王末期,厉王为政残暴,禁止人们当街议论,于是人们只能“道路以目”,召穆公(即召伯虎)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所以招致“国人暴动”,于是厉王出逃,周召共和时期开始。《诗经·大雅》中又说召伯虎曾受周王之命讨伐淮夷,直至海边。

图片

琱生簋

可能出土于宝鸡

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藏


图片

琱生尊

宝鸡市扶风县五郡村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

现展示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还有虢氏,金文“虢”字似是用双手搏虎,表现出了强烈的尚武倾向。虢,《左传·僖公五年》中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此处即王季之子)。”虢氏,曾是西周时期宝鸡地区的诸侯,东周时东迁河南三门峡,是周王朝王畿内一支极其重要的政治力量。清晚期以来宝鸡地区一直出土有和虢氏相关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铭文再现了西周时期虢季氏(虢氏的一支)世代为“师”的史实。“师”在西周是一种高级军官,师中最高级的职位被称为“太师”,姜太公就曾任此职。根据杨宽先生的说法,“师”在外训练军队、统军作战,在内则守卫周王、教导子弟。可见其地位很高。

图片

师臾钟

宝鸡市扶风县强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早前宝鸡扶风还出土有“虎”铭簋,这个“虎”字应属于族徽,是虎这一族的标志。虎簋装饰着流畅的波带纹,属于西周晚期器,但同时还附带有“方座”这一常见于西周早期青铜器的设计,在一众西周中晚期青铜簋中显得独树一帜。

图片

虎簋

宝鸡市扶风县法门村出土

现藏上海博物馆

  务实剽悍的秦人也向来以虎自喻,石鼓文中有“……如虎獸鹿……”的记载。秦国以虎为名的最著名的人物是“鍼虎”。鍼虎,子车氏,秦穆公时期的武将,《诗经·黄鸟》中称他可以一敌百。穆公死后,鍼虎为其殉葬,秦人于是作《黄鸟》以表达对秦国残酷殉人制度的深恶痛绝和对优秀人才的惋惜。而鍼虎现在应该还随穆公埋葬于宝鸡市凤翔区吧。

图片

战国秦石鼓中的“如虎獸鹿”

  铜虎君只是搜集了部分周秦时期宝鸡地区与虎有关的人名,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朋友们还知道哪些与虎有关的人名,欢迎留言。最后铜虎君还要提醒大家,不要忘了继续关注我们的《虎虎生福》展览呦。

图片


编辑:阮海峰

责编:郭 晶

审核:李 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