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与共
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
主办单位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
凤翔区博物馆
陇县博物馆
扶风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3年1月18日——2023年4月18日
展览地点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二楼临展南厅
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本月18日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火热开展。展览选取200余件组展品,分四个单元,为观众细数我国古代艺术中动物纹饰及造型的嬗变,展现各个时期的信仰与传奇、社会与生活、艺术与文化,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人敬畏天地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融合开放的社会观以及崇德向善的道德观。
精彩内容,小编带您一睹为快!

第一单元
四海皆崇·敬自然
《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敬畏自然,是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总结出的中国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万物有灵的理论基础,衍生出动物崇拜、图腾信仰和神话思想。于是,动物造型成为了人类对自然崇敬的表达,凝练在先民铸就的器物之上,向后世传达着崇敬自然的古老智慧。
本单元分为“自然之歌”“神秘信仰”“百花争放”三个章节,为观众展示新石器时期彩陶、商周青铜礼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地域特色的展品。




第二单元
千秋万岁·求永恒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极大丰富,匠人们得以创作出大量的器物描述自然生灵。在神仙思想和事死如生观念的影响下,宇宙的天体运转、个人的生老病死、国家的兴衰存亡、甚至吉凶的发生,都与动物建立了联系,动物成为沟通现实世界与永恒世界的媒介,表达着时人对永恒的期盼。
本单元分为四个章节:“天之四灵”“祈福纳祥”“升仙思想”“事死如生”。展品涉及四神规矩镜、青铜鸠车、汉玉辟邪、畏兽砖饰、灰陶牛羊等。
▊▌▍






第三单元
交融生美·话融合
魏晋隋唐时期是各种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使这一时期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器物上的动物纹饰由之前的神秘而令人生畏逐渐变得贴近生活,出现了许多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动物,幻想中的动物也变得祥和起来。
本单元包括五个章节,“国际动物”“鸟语花香”“入乡随俗”“无问西东”“东风西渐”,主要展品有红陶母子驼俑、鎏金花鸟纹铜盒、三彩狮、邢窑白瓷凤首壶、白石兔镇等。






第四单元
纹必有意·颂吉祥
自宋代以来,基于人们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欣赏领域的不断扩展,纹样不只是一种符号,而是力求具有情节性。用有吉祥意义的图形或文字组成的吉祥图案逐渐流行,既重视纹样的形式美,也重视纹样的意义美。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纹从纯粹的装饰走入平凡的尘世生活之中,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本单元分为“美意绵延”与“狮虎呈祥”,观众可以看到耀州窑喜上眉梢盘、虎形枕等精美展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光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
编 辑:郑 苗
责 编:郭 晶
审 核:李 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