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中华石鼓园:五德园——义园

作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发布时间:2023-10-08 17:09:00  点击数: 返回列表

 五德园 

 义 

在中华石鼓园中,分布着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五德园,借助历史典故,用雕塑和场景复原的形式,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做人的道德标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五德园中的“义园”。


义园主要以“太伯奔吴”的雕塑和后方的壁画组成,用雕塑、文字及壁画的形成讲述了著名的“太伯奔吴”典故,向我们述说了一个不计名利,顾全大义的千古佳话。此园以桃树为代表,取“桃园三结义”之意。

中华石鼓园内“太伯奔吴”雕塑

据《史记 周本纪》和《尚书 帝命验》记载,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亦称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都很优秀。

按照周人传统规矩,古公亶父老了,他的西伯侯位应该传给长子泰伯,可古公亶父胸怀大志,他预料商王朝气数将尽,以周代商的时机即将来临,没打算传位泰伯。因为他发现了季历之子姬昌自幼就聪慧、贤德、明义,“有圣瑞”。他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周人都尊崇孝道。泰伯、虞仲见古公有意把侯位传给三弟季历 ,继而再传季历之子姬昌。为了不拂逆父意,趁父病重需要采药的机会,兄弟二人托言去南方採药,率数名族人离开岐山周原,长途跋涉,来到当时人称荆蛮之地的梅里(今无锡梅村)。

为断绝继位之念,也为了融入荆蛮社会,他兄弟俩就入乡随俗,纹身断发。这一举动深受土著居民爱戴,推为君长,国号“句(gou)吴”。于是姬泰伯也就被称为吴泰伯了。    

 泰伯和虞仲曾先后两次返回岐山周原,一次奔父丧,一次奔弟丧。第一次回周原,泰伯坚辞其弟季历的继位推举,第二次回周原,泰伯又坚辞族人继季历之位的推举,返回句吴。这便是泰伯被誉“三让诸侯之位”之掌故。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義”,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别人需要时,及时出手,帮帮别人,即为义。

  泰伯奔吴这件事证明:周人遵从“礼”又不忘“智”。周的家风为“孝”,为了“孝”而让。互谅互让为“仁”,你“仁”我也“仁”成为“义”,由此人人皆有“信”。这些都叠加起来,就是完整的“德”。

编辑:滕晓华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