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
元
周礼
之邦
《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现已在中国航海博物馆隆重开展,此展览以周礼的角度带领我们走进礼乐之周,回望那个遥远的时代,追溯现代社会生活中日用而不自知的礼仪文化根源。
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们,不必遗憾,宝博君将作为您的线上向导,带您领略这场礼的盛宴。
何谓周礼
周人以蕞尔小邦崛起渭上,最终取代大邑商,建立起绵延八百年的周王朝。安定天下后,周人在夏、商之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制定了复杂而完备的礼乐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
周礼包括一系列行为规范,是当时政治制度、礼仪仪式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将周王朝最终融铸成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共同体,缔造了天下归心的礼乐盛世。
凤鸣岐山
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凤凰)鸣于岐山。据史书记载,周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周人视之为国家兴旺的祥瑞征兆,故凤鸟纹成为西周青铜器上的主题纹饰。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装饰神话和幻想中的动物纹饰,人们认为这些动物可以沟通天地、连接人神,周人常以凤鸟纹作为主体纹饰表达对凤鸟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其风格简洁明快,气氛祥和。
凤鸟纹卣(yǒu)
朝代:西周早期
出土地点: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3号墓出土
收藏单位: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
用途:盛酒器
卣呈椭圆形,通体饰四道高扉棱,以云雷纹衬地,盖沿、器身皆装饰凤鸟纹。这种凤鸟纹是西周早期的典型纹饰,鸟身舒展修长,带有飘逸华丽的羽冠和尾羽,宝鸡地区较为多见,具有浓郁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
华美的青铜器作为周礼的重要载体,焕发出新王朝的新气象,昭示着周人在历史舞台上巅峰时代的到来。
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中记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理念,将“德”引入君权神授的体系,认为德是获得天命的条件,因商失德而周有德,故天命在周,以示政权更替的合法性。
周礼提出“德政”这一治国理念,要求统治者“敬德保民”,体察民意、接受民众监督,以达到德与礼的统一。
德的字形:甲骨文中的“德”字由“ㄔ”和一只眼睛组成,表示把看到的东西拿过来,同“得”。周人在“得”字底部加了一个“心”,从此有了“德”字,意为美好高尚的品性,是统御礼乐的灵魂。
逨钟
朝代:西周晚期(宣王时期)
出土地点:1985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收藏单位:眉县博物馆
用途:乐器
逨钟上铸铭文129 字,是单逨祭祀祖先的祷辞,讲述逨的父亲遵循先祖政德,为先王服务,而逨为天子之臣,亦不敢懈怠,将效法有文德的先祖,尽心尽力为周王效劳,可见西周德政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礼法合治
相传周文王曾“画地为牢”,教民奉公守法。西周时的礼与法都有调解社会关系、巩固统治的作用。法律规定禁忌和底线,用惩罚震慑百姓、惩治犯罪;礼则是积极的要求,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礼法合一、道德标准与法律规范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法制的精髓。
周礼倡导明德慎罚,“省刑重教”,维持社会秩序主要依靠礼教和道德准则,刑罚是辅助手段,其目的也是为了教化,保基础图的青铜器(亻朕)匜就体现了较为成熟的刑罚制度。
(亻朕)匜
朝代:西周中期后段
出土地点:1975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1号窖藏出土
收藏单位:岐山县博物馆
用途:注水器
如今,周早已远去,周礼的典章制度、等级观念也湮灭在历史洪流中,它将秩序与和谐、道德与理性永久地注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使中国成为包容而富有凝聚力的礼仪之邦。
关于展览的更多精彩内容
请持续关注宝博微课堂
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柳 莺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