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铜禁
“藏礼于器”是西周礼制的最大特色,人们将禁酒令物化为祭祀、宴飨时候用的青铜礼器——“禁”,用来摆放卣、彝(yí)等酒器,因此“禁”有禁戒饮酒的意思,是周人“禁酒”的产物。彰显了周人禁酒的决心,也反映了西周王朝禁酒的制度。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2012年在石鼓山三号墓出土的西周铜禁,今天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周时期其它铜禁的故事吧~~~
柉禁十三器
柉禁十三器 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柉禁十三器,又称夔蝉纹禁、端方铜禁,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宝鸡戴家湾的一座古墓中出土,有禁及尊、卣、盉、觚、爵、角、觯等十三件青铜器,是目前出土青铜禁和共存酒器均保存完整的唯一成套青铜器。
其中,青铜禁长89.9厘米,宽46.4厘米,高18.1厘米,重32.2kg。器形为扁平长方体,前后各有长孔八,左右各有长孔二,器上尚存放置其他青铜器留下的痕迹。
1901年柉禁十三器出土后,辗转被清朝金石学家端方收藏。端方是金石学家、大收藏家,是晚清时期的重臣,曾在1899年出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并代理陕西巡抚。
1924年,端方后人将柉禁十三器,通过时任中华民国政府高等政治顾问及中国科学美术杂志编辑的美国人福开森卖给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自此柉禁十三器背井离乡,漂泊海外,与祖国母亲天各一方,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前中国人关于廉政的智慧。
夔龙纹禁
夔龙纹禁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西周夔龙纹禁,通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口,有点像现在的“多眼煤气灶”。虽然铜禁表面锈迹斑斑,但“难掩其风华”。
说到天津博物馆这件青铜夔纹禁的来历,有一段颇为曲折传奇的往事。1925年,陕西军阀党玉琨在宝鸡戴家湾盗掘了大量青铜器,这件西周铜禁就是在此次盗掘中出土的。
党玉琨在战乱中死去后,铜禁落在宋哲元手中,宋哲元一直将夔龙纹铜保存在天津的家中,直到1968年天津文物管理处在宋氏亲属家中,发现了被砸成几十块铜禁碎块。1972年5月,这些碎块加上之前文物者在物资回收部门找到的其他铜禁碎块,被送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高英、张兰惠等老师傅进行修复,西周铜禁才能完好如初地展现它的风采。
这件在乱世中出世、历经坎坷的青铜夔龙纹禁,现在被完好地保存在天津博物馆。
涵养廉洁文化
建设廉洁政治
青铜“禁”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西周礼制教化于民,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有效督促民众自觉执行禁酒,更是为了时刻提醒、警示大家不要忘记殷商酗酒亡国的教训。
编辑:翟慧萍
审核:陈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