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追溯我国廉政监察制度的渊源,学术界一般认为从秦代设置的御史大夫开始,殊不知中国的监察制度在西周时已有萌芽。下面我们从西周的四十三年逨鼎铭文入手,结合传世文献,了解西周的廉政监察思想。
吉金面世
姓名:四十三年逨鼎
出生日期:西周周宣王四十三年
出生地点: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
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杨家村5位村民在村北坡取土时,一镐头下去,意外打开了一座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27件,器型宏大,纹饰精美,件件有铭文,铭文共计4048字,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该窖藏被评为“2003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316字,是西周的一篇册命辞。铭文记述器物主人单逨曾辅佐荣兑管理林泽有功,被周宣王册命提拔为“官司历人”,并对他进行了训诫和赏赐。
在西周册命是任命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周王通过隆重的册命仪式,确立主从关系,明确了官员的责、权、利及政治义务。西周的官吏们会将册命辞、训诫语铭刻在青铜礼器上,作为准则警条来践行遵守。周天子对被任命官员严明的政治纪律要求,反映了西周廉政监察的吏治思想。
四十三年逨鼎中的监察官职
铭文内容
铭文记载,“逨”被周天子册命为“官司历人”,根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这里的“历人”是监察一类的职务。“官司历人”即掌管朝中臣属的监察甄别,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官。
“官司历人”后面紧接着的几句就是周宣王对逨的训诫,其中四个“毋敢”句为训诫内容,既有教化功能,又有道德约束。虽然只有四句话,但是内涵丰富,哲理深刻,充分体现了西周预防腐败的吏治思想,也进一步证明了单逨的官职确实与监察有关。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中的四个“毋敢”具体体现了西周哪些预防腐败的措施呢?
关注我们,下期为您详细解读……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编辑:翟慧萍
审核:康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