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25 15:56:00  点击数: 返回列表

 

 

为祖国升帆

为希望护航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

跨越海洋,

由一方陆地去到

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那大家知道古代航海的

历史发展吗?

跟着宝博君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汽车转弯时依靠方向盘转动汽车车轮的方向,那轮船是如何转弯的?我们来了解一下船舶上的“方向盘”——船舵。

 

什么是船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舵是用于控制船舶航向的工具,一般安装在船的尾部,应用杠杆原理,可以通过操纵舵把使舵面偏转,从而调整和掌握船行的方向。

 

舵的起源

最初的舵由桨发展而来,一种桨的位置由船舷移到船尾中央,成为尾桨,尾桨进行不离开水面的左右二摆动,从而控制船行方向。至迟在西汉时期,真正意义的上的舵已经产生,因其位于船尾也被称为船尾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1974年湖北江陵西墓出土的西汉木船

这是我国最早的舵桨实物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1976年贵县罗卜湾西汉一号墓

出土的羽人划舟纹铜鼓,该舟已有舵的形象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船纹铜提筒,

该纹饰上刻划有带船尾舵的舟船形象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陶船模型及结构示意图

 

 

舵的发展

舵产生以后不断得以改进,为弥补舵柱斜伸出船尾的缺陷,产生了垂直伸入水中的垂直舵;为根据水的深浅可以随时调节舵的高低,产生了可升可降的升降舵;为减小操舵力便于操作,产生了平衡舵;此外还有在舵面上打孔以节省转舵力的开孔舵;郑和下西洋时期多采用铁力木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唐朝郑虔画中的垂直舵
 

改进后的重直舵的舵柱不再斜伸出船尾,而是垂直伸入水中,舵面和舵柱的连接位置,也由舵面中部移到边上。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中的升降舵

该船尾吊着一块方板,据分析很可能就是升降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开孔舵结构示意图
 

舵叶上开有一系列萎形孔,可以减小操控胞盘的阻力和力距,水流可以通过,使得转舵省力。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天津静海县蒙口宋船
 

1978年天津静海县的宋船上有平衡舵实物的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平衡舵。平衡舵能把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的前方,从而压缩舵压力中心到轮轴的距离,减小转舵力距,操纵更加轻便。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铁力木舵杆
 

1953年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的铁力木舵杆,长11.07米,据考证为郑和宝船的舵杆。该舵是明代造船辉煌历史的一页,也从一个侧面反缺了当时船舶的相关设计、结构体量、组装工艺的水平。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的铁力木舵杆

结构复原图和名称示意图
 

舵的原理

舵主要是依靠其在水中产生的舵压来改变船的航向。舵压虽小,但由于它跟船的重心距离较大,所以使船转动的力矩就较大,根据杠杆原理,它推动船舶转动的功效就不小,即使是满载的大船也能转换方向。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舵的功能分区示意图
 

宝博微课堂|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见风使舵
舵的升降操作示意图

 

古语有云:“舵失针迷,如坐积薪而待燃”。可见船舵对船只行船的安全至关重要。

舵的发明是中国造船史上的重大成就,在世界造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舵的保护和研究是保护传统造船工艺的重点方向之一。

 

如果您想更加直观的了解

中国古代航海的历史

欢迎参观

《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

展览时间

2022年10月—2023年1月

展览地点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二楼临展南厅

 

编辑:冯玉婷

责编:翟慧萍

审核:康军建